首页

Sm女王虐狗文学

时间:2025-05-28 05:30:30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97642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

在此前工作基础上,我们今年在推进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议程方面取得了务实成果。我们欢迎2024年专业领域部长级会议成果以及相关共识,包括《清洁低碳氢能政策框架指导文件》《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原则》和《可持续金融倡议》。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见王毅

据气象水文监测,21日8时到22日8时,全省平均雨量26.8毫米,有14个镇街录得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有287个镇街录得50毫米至100毫米的暴雨。其中,湛江廉江市塘蓬镇录得全省最大雨量162毫米、广州南沙龙穴街道录得全省最大1小时降雨量96.9毫米。

中法“双向奔赴”实现全方位合作 推动文化交流“多点开花”

圭亚那前总统唐纳德·拉莫塔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广泛协商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拉莫塔指出,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如何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将获得广泛关注。

湖南绥宁:金秋染侗寨 梯田绘“丰”景

中国政府网1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提出,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

尺素金声丨近十年全国用水总量“零增长”,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